前段日子,在后台收到一位网友的留言,他说从日本回到国内之后,才发现买房子是需要装修的,并且装修这件事竟然还这么“费心力”。 在日本买房的时候,从来没有“装修”的概念,买来的房子都是“拎包即住”的状态。
屋里面的物件该有的都有,只需要添加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,就可以住进来了。 在国内的装修之路,就显得格外漫长了,因为自己缺乏这方面的经验,所以在面对装修的时候一度迷茫,想着“术业有专攻”,于是把装修的任务全部交给了专业更强的装修公司。
结果没想到的是,所谓的“装修公司”,完全没有撑得起来“专业的担当”。 没有出现问题之前,什么都好说,一旦出现了问题,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的一干二净,尤其是各种网上的互联网装修公司,售后服务者方面更是让人心情极度不好。
作为消费者而言,想要维护好自己的合理权益,前路漫漫。 那么,走进日本的房屋,虽然没有“装修”这一概念,但是服务业的水准也是有目共睹。
有网友在后台分享了自己的实际经历,在国内装修买灯的时候,店家承诺到家装修,业务能力暂且不说,在服务的素质方面,真的一言难尽。 例如:进屋的时候,缺乏卫生意识,直接穿着鞋子踩到别人家的地板;装灯的时候,手里面的印记弄脏了灯的表面,也没有擦拭清洁的意识。
日本的服务业,在进入顾客家里安装电器的时候,完全不用担心卫生方面的礼节,安装的员工会自带地毯,一路铺到需要安装的地方,脚不会沾到顾客家的地板。 无论是搬家公司,还是安装电器,所有的员工都会带着“白手套”“白袜子”,以防止自己的手沾染到杂物,弄脏消费者的物品。
当然,事后也会进行精细的打扫,清洁卫生,避免给顾客的生活带来不方便。 有的时候,这些注重细节的服务,才是成就口碑和品质的关键。
不仅是买房装修,在整个服务业的礼仪和细节方面,他山之石,确实有可以学习和借鉴之处。 最后对此,不知诸位都是如何看待的呢?
|